龙舟竞渡历史悠久、源远流长,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竞技项目。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龙舟和竞渡,一千多年前人们开始把龙舟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。
常熟的龙舟竞渡始于明末清初,农历三月十四,是尚湖镇北面冶塘大河龙舟节,农历三月廿四,是尚湖镇南端的旺桥龙舟节,俗称“看划龙船”,距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。明末清初的文学大家钱牧斋在《初学集》中曾多次描写龙舟竞渡的场面。民国8年(1919年),《常熟日报》登载练罗乡龙舟赛盛况消息,报道说:“参赛龙舟九艘,游弋于张巷、尤巷、练塘河一带观众拥挤异常,路道阻塞……”。配合龙舟赛除了有“团老爷”等一些迷信程式,还要举行武术表演,打对子,抡石担,舞飞杈、石锁,弄刀枪木棍等活动。
解放前,龙舟节场年年举办,1945年10月大河集镇商民为庆祝抗战胜利,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龙舟竞技和龙灯会。
解放以后,龙舟节场活动因伴有迷信色彩一度被禁止。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当地农民纷纷提出要恢复这一传统习俗,并掺入了民间的舞龙,打腰鼓,打莲湘,荡湖船,民乐演奏等文艺类表演,为丰富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延续传统民间文艺作出了很好的贡献。